全民健身日,你练对了吗?有人越练越精神,有人一动就虚脱——差别就在「体质」二字!湖北省中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曹必伟提醒:
选错运动=给身体“火上浇油”
湿热体质、痰湿体质、气虚体质
不同体质的人群适合不同的运动快来看看“对号入座”运动指南↓↓↓
湿热体质
游泳+穴位按摩祛湿气
湿热体质人群常感身体沉重、易出粘汗,游泳是非常适合的运动。因为水压能有效促进手脚等末梢的血液循环,适当的水温刺激能增强新陈代谢,帮助排出体内积聚的湿热之气,避免了陆上运动可能导致的“大汗淋漓”,更符合中医调理湿热体质“汗出溱溱而不淋漓”的原则。
注意:无论选择哪种运动方式,务必避开高温时段,防止湿热加重或中暑。游泳后需立即擦干身体和头发,避免寒湿邪气乘虚而入。
除了运动,按摩特定穴位也是中医祛湿的重要手段。
足三里
定位:小腿外侧,外膝眼(犊鼻穴)下4横指(3寸),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。
按法:用拇指用力按压,感觉明显酸胀为宜。能强健脾胃,促进运化水湿。
阴陵泉
定位: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(膝下胫骨内侧缘)。
按法:拇指点压至有明显酸胀感。能疏通脾经,利水消肿,改善乏力。
丰隆穴
定位:小腿前外侧,外踝尖上8寸,胫骨前缘外2横指(约距胫骨前嵴2横指)。
按法:用拇指垂直按压,产生酸胀感。可化解痰湿。
建议:每个穴位按压3~5分钟,每天1~2次,以稍感酸胀为度,贵在坚持。
气虚者充电
“慢动作”运动健脾益气
气虚体质者常感气短、乏力、易疲劳,温和内养的八段锦和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八段锦动作舒缓流畅,尤其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等招式能直接牵拉刺激脾经,健脾益气效果显著。每日坚持15分钟,即可有效改善气虚状态,提升精力。
太极拳更强调呼吸与动作的完美融合,能显著提升肺活量(约30%)和氧气利用率,强健心肺功能,同时增强身体平衡性。
初期可从更易上手的八段锦开始练习,待体力有所增强后,再逐步加入太极拳。每日总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为宜,避免消耗元气。
痰湿救星
有氧运动增强运化
痰湿体质者多体形偏胖,易感困倦,肢体沉重,应选择中等强度运动。羽毛球这种间歇性有氧运动能通过肌肉活动产生热量,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新陈代谢,促进体内湿邪的代谢与排出。且运动可激肠胃蠕动,促进消化液分泌,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改善痰湿体质的水液代谢障碍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羽毛球属于竞技类运动,对动作要领的规范要求较高,因此进行此类运动一定要进行正确的姿势训练,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,以免造成运动过程中肌肉关节的损伤。
科普作者:湖北省中医院(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)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曹必伟